7月15日,为进一步认真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,落实省发改委、省司法厅、省工商联、省侨联的工作安排,积极为民营经济困难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资源、信息、法律、金融服务,引导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治理、借助市场化重组机制,以实际行动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,由昆明市律师协会、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、云南省侨商联合会联合主办的“乘春城律舟,助企业重组破茧——民营经济促进法下困境企业重组及投资机遇交流会”在春城昆明举行。昆明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胡昌坤、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花泽飞、云南省侨联副主席万妍娟、经科部部长黄秋雁,云南省侨商联合会会长尹元江、名誉会长武克钢等领导、专家出席会议。
本次交流会由昆明市律师协会根据《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协会作用,助力优化营商环境“暖心行动”工作方案》发起,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、云南省侨商联合会共同主办,昆明市律师协会资产处置委员会、云南震序律师事务所承办,多家协会、商会及金融机构联合承办,吸引法律界、企业界,以及中国银行、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、省市政府部门的220余位代表,共同探讨困境企业重组的新路径与新机遇。
助力困境企业重组破茧,这是一个关乎经济韧性与民生福祉的大课题,是指对于生存或发展陷入困境的企业,通过系统性的资源整合、债务调整、股权重构或业务重塑等手段,恢复其持续经营能力和价值的一系列法律与商业操作。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,民营经济作出重大贡献,部分民营企业面临债务、转型、市场等多重困境。昆明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胡昌坤表示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的出台,为民营经济注入“强心剂”。他呼吁各方以“促进法”为指引,努力构建“企业自救、行业互助、政府引导”纾困新格局,助力更多企业涅槃重生,为云南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。
交流会上,云南震序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、全国优秀律师马军律师,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读国家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,深入探讨了民营企业在当下法治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逻辑,为企业应对复杂局面提供思路。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花泽飞书记围绕《促进法》实施背景下,困境企业的重组路径与投资机遇展开,聚焦困境企业重组路径,强调“民企兴则国家兴”,从多个维度阐述了困境企业重组和投资机遇挖掘的相关内容。
昆明市律师协会资产处置委员会主任张琳律师围绕“困境企业重组中的投资机遇与挑战”展开论述,分析了不良资产的业务价值、困境企业的定义、投资价值与盘活潜力分析;以资源优化、政策赋能及云南多地园区(物流、大数据等)的园区经济机会为困境企业提供重组路径,使困境企业“向死而生”。昆明市律师协会资产处置委员会副主任张冰冰律师,详细解读了庭外重组的适用场景与独特优势,指出其灵活性高、保密性强、效率快等特点,能够调整债务结构和资产结构,推动企业的持续经营,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纾困路径。昆明市律师协会资产处置委员会副主任刘啸,分享了困境企业重组的实操经验,强调重组是通过对资产或业务的盘活再造,解决债务、缴税和就业等问题,是加速民族伟大复兴、守护百姓幸福的光明之路。
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会上,爱尔信集团副总裁张利彪,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金融顾问杨波,云南凯旋利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明,云南红葡萄产业集团董事长,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兼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、云南省侨商联合会名誉会长、港资资深企业家武克钢等领导与专家们,围绕“民营经济促进法下企业重组的投资机遇与挑战”主题畅所欲言、各抒己见,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,提出各自观点与建议意见,为企业重组实践提供了多元视角。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,在推介中介绍了其在不良资产处置、困境企业纾困等领域的实践成果,展示了资管公司在整合资源、化解风险方面的专业能力,为困境企业重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合作方向。
昆明市律师协会会长冀蓓红表示,本次交流会成功搭建起“法律-企业-金融”的对话桥梁,不仅加深了各方对困境企业重组政策与实务的理解,更有力推动了合作网络的构建。未来需继续完善庭外重组与司法程序的衔接机制,大力培育专业重组服务力量,为更多困境企业提供“破茧重生”的机会,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稳健前行、携手共进。
云南省侨商联合会会长企业天城集团、云南红葡萄产业集团,副会长企业香港华融嘉达投资公司、联纵云南投资控股(集团)、大马南洋茶业、昆明互创国际、昆明长和天城康复医院、云南航浦科技公司,理事单位云南启博电梯公司、云南智迦达文化传播公司、云南载德服饰贸易公司、云南崇法法律服务公司等侨企代表,以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。
来源:云南省侨商联合会